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
其中,计算公式不相同,我们用在铜陵退休网友举个例子说明一下,铜陵2024年的计发基数则为7842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6,该网友累计缴费年限为4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8年),退休时账户余额为166374.72元,视同缴费指数为0.6,铜陵的过渡性指数为1.30%,我们算算这位网友退休时的养老金情况如何。
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测算显示,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1+0.6)/2*7842*41*1%=2572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166374.72/139(60岁退休计发基数为139)=1196.94元。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指数=0.6*7842*8*1.30%=489.34元。
所以这位铜陵退休人员的养老金=2572+1196.94+489.34=4258.28元。
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具体需以个人情况及当地有关部门法规为准。
》养老金规划助你无忧养老!点击领取您的养老金专属规划方案!
影响退休养老金的主要因素?
退休年龄: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数不同,从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主要是根据缴费基数和计算平均缴费指数使用的社平工资来计算的。类似于缴费档次,一般在0.6~3之间。平均缴费指数越高,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就越高。但是,不要指望最后一两年按照高基数缴费,可以领取高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计算,是所有实际缴费年限平均的。
养老金重算补发有哪些人?
遗留问题退休人员:
这部分人员可能由于之前的原因,如养老保险制不完善、个人档案不全等,导致养老金计算不准确或未能及时发放。随着养老保险制的不断完善和相关方案的公布,这部分人员的养老金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并可能享受养老金的重算补发。
提前退休人员:
某些退休人员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退休,其养老金可能会按照提前退休的法规进行计算。然而,如果后续相关方案发生变化,导致提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标准发生改变,这些人员也可能有资格享受养老金重算补发。
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前已退休的人员:
在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之前就已经退休的人员,如果他们的养老金计算受到了基数未公布的影响,那么在基数公布后,他们的养老金也会进行重新计算,并补发差额部分。
2025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职工:
这部分职工在退休时,由于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即养老金计发基数)等数据尚未公布,因此先按照上一年度的基数计算预发养老金。
当新一年度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他们的养老金会按照新的基数进行重新计算,并对之前的预发养老金进行差额补发。
方案调整前已退休但受方案变化影响的人员:
如果对养老金方案进行调整,导致部分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标准发生变化,那么这些人员也可以享受养老金的重算补发。例如,当养老金计发公式或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之前已经按照旧标准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就有资格获得补发。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