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2025:
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退休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为缴费年限乘以1%乘以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可以简单理解为本人的平均缴费档次。比如说10年按照60%缴费,10年按照100%档次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8。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地区有):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一定比例。计算公式根据当地法规确定,例如过渡性养老金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 × 一定比例(如1.2%或1.4%)。
下面和社保网-APP一起来看下面的例子,养老金计算方式最新标准:工龄29年退休金多少钱一个月?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计算所得:
基础养老金≈3380元
个人养老金≈416560÷164≈2540元(养老保险计发月数: 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
每月可领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3380+2540≈5920元。
要提高养老金待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努力:
一、增加缴费年限
延长缴费年限: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之一是累计缴费满15年,但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缴费时间。缴费年限越长,你最终获得的养老金就会越多。
避免断缴:在缴费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途断缴,以免影响缴费年限的累计。
二、提高个人缴费基数
升职加薪:提高个人工资水平,可以直接增加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好好工作,抓住每一个可以升职加薪的机会。
增加额外收入: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兼职、创业等方式增加额外收入,进而提高缴费基数。
三、选择合适的退休年龄
不要提前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有一项“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而定的。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就越少,相应的你每月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根据个人情况确定退休时间:在考虑退休年龄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家庭需求等因素。以上就是退休养老金的全部内容,如你对社保相关知识感兴趣,欢迎关注新社通APP解锁更多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