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2025基本养老金计算方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额度/发放月数。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地区有):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一定比例。计算公式根据当地法规确定,例如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一定比例(如1.2%或1.4%)。
影响社保退休金的因素是什么?
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是影响退休工资的因素之一。这一因素主要用于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因此,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进而影响到退休工资的数额。
缴费档次:养老保险实行60%至300%的浮动缴费档次,尽可能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来增加养老金收入。比如,企业高层可以选择高于100%的缴费档次,而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考虑提高至更高的档次。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