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养老工资计算方法:
每月到手的退休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通常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或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全市或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来计算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个人档案:女性,1970年出生,石家庄退休职工,社保缴费18载,档次180%。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计算所得:
基础养老金:月领约1830元,稳定可靠。
个人养老金:额外月领1230元,源自个人账户积累。
养老金总和:两者相加,每月养老金=1830元+1230元≈3060元/月。
哪些因素影响基本养老金水平?
缴费基数:缴费基数是养老保险缴费的基准,它对个人每年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同时,缴费基数也直接影响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累积额。在缴费比例相同的情况下,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累积额就越多,未来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就越高。此外,缴费基数还通过影响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来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的数额。
退休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也被称为社会平均工资,这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养老金的计算中,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基础养老金计算的一个关键参数,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础养老金的数额。通常情况下,社会平均工资较高的地区,基础养老金的数额也会相应较高。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