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讲解如何优化缴费方案以提高退休金水平,本文包括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通过优化缴费方案,让你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实现退休财务自由。
养老金计算看似复杂,实则有章可循。本文将通过公式介绍和实例演示,一步步教你如何计算养老金,让你轻松掌握计算技巧。下面随新社通小编一起了解详情。
北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一般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第一,北京基础养老金=退休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或者退休当年上年度的全口径社平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第二,北京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这一部分说实话是非常好计算的。
大家的退休年龄普遍涉及的计发月数,分别是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只要查到个人账户的余额,然后再确定退休年龄就可以计算了。比如说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有10万元,60岁退休,每月可以领取720元左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第三,北京过渡性养老金部分,是最复杂的一部分,因为各个省份的计算方式都有不同。但是大部分都跟养老金计算基数挂钩,根据建立个人账户制,以前的缴费年限和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等因素,综合计算而来。
其他省份的计算公式也差不多,都是以上三部分构成的。
举例说明:我们以北京退休网友的例子说明一下,北京2024年的计发基数则为11883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6,该网友累计缴费年限为33年(含视同缴费年限7年),退休时账户余额为216089.28元,视同缴费指数为0.6,北京的过渡性指数为1.00%,我们来用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测算:这位网友退休时的养老金情况如何。
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1+0.6)/2*11883*33*1%=313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216089.28/139(60岁退休计发基数为139)=1554.6元。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指数=0.6*11883*7*1.00%=499.09元。
所以这位北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3137+1554.6+499.09=5190.69元。
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具体需以个人情况及当地有关部门法规为准。
》想知道自己退休能领多少钱?快来新社通养老金在线计算器一键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