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新社通app显示,灵活就业养老金计算公式
一、基础养老金
公式: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养老金计发基数: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缴费工资水平相对于当地平均工资的指数化结果。
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积累的本金及利息。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如60岁退休为139个月。
工龄满足21年、25年和30年,退休金的待遇上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工龄基本上他约等于,我们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指的就是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当然他也并不是完全等于,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因为有一部分工作单位没有严格履行劳动合同法的义务,虽然说自己的员工在本单位工作,但是没有给自己的员工交纳社保,所以工龄和这个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可能并不是一个完全对等的关系。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山东东营退休、出生年份、退休年龄均保持不变,缴费系数都按90%缴纳的情况下:
工龄21年:1940元+1220元=约3160元。
工龄25年:2310元+1450元=约3760元。
工龄30年:2780元+1740元=约4520元。
社保小编这篇文章知道,养老金体系由两大支柱构成: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其金额的四大要素分别是: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社保缴费档次、累计缴费年限,以及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
其中,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即个人退休时所在省份的平均薪资,是养老金计算与发放的重要基准。它不仅影响养老金的初始金额,还关联着养老金的增长速度及养老保险的缴费上限。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薪资标准存在差异,因此,养老金的数额也会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
》点击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领取您的专属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