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的区别:养老金交32年、34年、36年实例对比

2025-06-07 11:18
举报
退休人员养老工资计算方法2025:

基础退休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储存额是指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及利息等收入的总和。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如60周岁为139,50周岁为195。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视同缴费指数×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2×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点击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快算算你的养老金够不够花!

下面来看看,社保交32年、34年、36年实例对比

在社会保险薪资基准、缴费城市和退休年龄这三个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总缴累计年数分别为32年、34年、36年时,未来退休时可以领多少钱一个月?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甘肃庆阳退休、都按90%缴纳,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社保缴纳32年:

基础养老金=36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010元?

每月养老金=3600元+2010元=约5610元。

社保缴纳34年:

基础养老金=382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130元

每月养老金=3820元+2130元=约5950元。

社保缴纳36年:

基础养老金=405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260元

每月养老金=4050元+2260元=约6310元。

新社小编这篇文章知道,基本养老金背后蕴含着复杂的计算逻辑与多因素的考量。个人的累计工作年限、薪资层次、所在地区的平均薪资水平、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积金额,以及整体社会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这些因素就像是一个精密的体系中的各个部件,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养老金的最终数额。

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到了退休的时候,心里头那份踏实感,真是啥也换不来。这时候的养老金,算是给你职业生涯的一个基本肯定。不过呢,具体能领多少,得看你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还有当地的经济水平。

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有哪些区别

缴费基数和比例:

企业职工社保:企业职工社保是由企业与职工共同缴纳的,其中企业缴纳的比例较大,职工缴纳的比例较小。企业职工社保的缴费方式相对固定,一般按照月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

灵活就业者每个月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月平均工资以及所选择的社保项目。一般来说,灵活就业者可以选择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灵活就业者在参加养老保险时,需要按照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例如,如果当地的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灵活就业者每个月需要缴纳1000元(5000元*20%)作为养老保险费用。医保一般是按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4.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以月平均工资5000元为例,灵活就业者每个月需要缴纳210元(5000元*4.2%)作为医疗保险费用。

社保费用的承担主体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企业员工社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根据要求的比例共同承担。

缴纳的险种数量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只能缴纳“两险”,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企业员工社保需要缴纳“五险”,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
相关推荐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