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养老金就是退休工资吗?
概念不同: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我国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体系。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退休工资通常指的是退休后领取的待遇,但这其实是一个通俗且不太规范的叫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后,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退休后,大多数人并未提供劳动,因此“退休工资”的叫法并不准确。
资金渠道不同:
养老金是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统称为养老金;
退休金一般都是我国相关部门列支,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简称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费;
缴费方式不同:
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一般由参保人员的单位代扣代缴,一部分交给我国,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往往遵循统一的缴费准则;
退休金由单体或企业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缴费即可享受;
领取方式不同:
社会养老保险金由相关部门机构统一发放,养老金的领取问题方面,对每个社会成员有统一的养老金领取规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相关法规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退休金可以按月领取,也可以按年领取,甚至一次性支付。领取退休金的主体通常是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
养老金可以补交吗?
养老金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退还的,具体退还情况需根据不同的情形来介绍。以下是可以申请退还养老金的几种特殊情况:
提前退休:根据法律法规,女性60岁、男性65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若面临个人经济困难,可以提前领取养老金。不过,这一法规可能因地区和方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咨询当地社保局以获取准确信息。
正常退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此时并非“退还”养老金,而是按照相关法规领取。
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或者选择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法规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此时也可视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退出,而非直接退还。
重复缴纳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缴费和用人单位缴费重复: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的部分可以退还。
银行代扣缴费和企业缴费重复:企业缴费部分可以退还。
参保人员死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按法规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同时其养老金账户的个人储存额(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出国定居并丧失国籍:
参保者若在未达到领取养老保险条件前出国定居,并且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可以申请终止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并一次性退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此时需要提供居住地有关部门部门出具的移民手续和户口簿注销页等证明材料。
其他特殊情况: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如缴费年限不足等),可以申请一次性退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在国内工作的外国人、港澳台居民,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离开中国/内地(大陆)时,如果未达到法规的领取养老金条件,经本人书面申请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的,可以将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一般情况下不提议退保,因为退保会影响个人的社保待遇和未来的养老保险。在做出退保确定前,提议参保人充分了解相关法规,并谨慎考虑。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