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待遇还会受到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的影响。接下来随新社APP一起了解具体详情吧。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139;
假设以下三个条件保持不变:平均薪资水平一致、缴费所在城市相同、以及个人退休年龄,想要了解的是,在社保缴费年限分别为28年、30年、34年的情况下,退休后每月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常州退休、出生年份、退休年龄均保持不变,缴费系数都按70%缴纳的情况下:
工龄28年:基础养老金293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1420元 = 约4350元。
工龄30年:基础养老金314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1520元 = 约4660元。
工龄34年:基础养老金356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1720元 = 约5280元。
确定个人养老金金额的四大关键因素包括:社会平均工资、社保缴费档次、个人的累计缴费年限,以及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同样不容忽视。它影响着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速度和总额。一般而言,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就越少,从而在相同的个人账户余额下,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会相应增加。这一机制旨在鼓励人们晚退休,以更好地平衡养老金的收支状况。 综上所述,养老金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规划个人退休生活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这些提早规划,以确保自己的养老金权益得到充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