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又称退休金,是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从我国、单位或个人账户中获得的生活资金。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体系,养老金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两大类。
下面一起来分享个例子:亲戚张某,社保缴纳33年要退休了,按300%档位缴纳,估算每月领取大约会比8500元多。计算时有哪些不同?
退休人员退休金计算方法2025:
退休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三种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通常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或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全市或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来计算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其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期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在内)×1.4%。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计算所得:
基础退休金每月大约是4790元
个人退休金每月大约是3780元
每月可领退休金合计:4790+3780≈8570元。
哪些因素影响基本养老金水平?
工龄:工龄在很多企业中是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关系到退休前每月的工资,还可能影响退休后的补贴。然而,工龄并不等同于社保缴费年限,因此需确定区分。实际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待遇通常越高。
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因此,提高个人的工资性收入,可以相应地提高缴费基数,从而增加未来养老金的领取金额。
?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部分是根据您退休时个人账户的储存额来计算的。具体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这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与您的退休年龄有关。例如,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会不断提高,从而带动基础养老金的相应增长。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