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退休金通常是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来进行组成的。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期限×1%。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您个人账户中的储蓄金额除以缴费月数,缴费月数根据您的退休年龄确定。
个人账户储存额:你在工作期间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以及它所产生的利息。
计发月数:这是一个假设值,表示你预计能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比如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而5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视同缴费指数×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2×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
基本养老金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缴费工资:个人缴费工资越高,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可能越高,进而增加基础养老金;同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随缴费工资的提高而增长。
缴费年限在养老金计算中很重要,它跟基础养老金成正比,也就是说,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就越高,而且,它也会影响你的个人账户的积累。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