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刘某6月份马上就要办理退休了,是按照180%基数缴纳了养老保险35年,自己估算大约会比6200元多,不知道退休时,养老金能不能领到呢?下面跟着新社通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养老金计发基数(退休年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档位)、缴费年限和退休城市。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因地区和年份有所不同,但通常公式是一样的:
下面跟着新社通APP一起来看看例子:35年工龄退休,养老金能领多少?
这是一位1965年出生的男性退休职工的个人档案,他来自石家庄,已缴纳社保35年,且缴费档次为180%。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得出:
他每月可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约为3550元;
个人养老金部分约为2990元;
因此,他每月的总养老金金额为两者之和,即3550元+2990元=6540元。
如何提高养老金?
选择经济发达城市参保:
考虑工作地点: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缴纳社保,会获得更好的养老金待遇。
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养老金待遇有很大影响。
延长缴费年限:
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之一是累计缴费满15年,但仅仅满足这一条件可能无法获得较高的养老金待遇。因此,在15年的基础上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缴费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养老金待遇。
尽量避免中途断缴,因为断缴会影响缴费年限的累计。
提高缴费基数:
有负担能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较高基数缴费。相同缴费年限下,缴费基数高有利于个人账户的积累,也能够提高平均缴费指数,进而影响养老金的高低。
避免提前退休:
养老金的发放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有关,而计发月数又与退休年龄有关。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短,每月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因此,避免提前退休可以间接提高养老金待遇。
关注自身健康,延长寿命:
养老金是终身制,只要活着就会持续发放。因此,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延长寿命也是提高养老金待遇的一种方式。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