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退休以后可以拿到多少养老金?会计算出来吗?你了解过吗?
需要提到缴费流程,比如职工由单位代扣,灵活就业人员自己去交,居民按年缴费。可能还要提醒一些注意事项,比如缴费年限至少15年,多缴多得,转移接续的问题,以及补缴可能有的限制。
下面新社通小编带您了解,退休养老金一个月能领多少钱呢?太原养老险退休前交36年和35年退休相差多少钱?
养老金的概念是什么?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养老金是为了保证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根据劳动者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老年人在退休后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查阅新社通app显示,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如有)。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关于缴费指数,实际上是等于当年的缴费基数除以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如果说当年始终按照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像上海等地,是从7月1日实施新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上半年的缴费指数就会低于0.6。一般来说,差不多平均缴费指数多是在0.6~3之间。
根据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在上面平均缴费指数的情况下,缴费年限20年可以领取16%~40%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每一个省份都不一样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顾名思义,就是你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累积起来的。它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退休当年所在城市或地区上一年度所有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本人平均工资指数:是指个人历年缴费基数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的平均数。
缴费年限:指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数。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下面新社APP一起来看下,以太原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沈某:退休城市:太原,缴费年限:35年,退休年龄:55周岁,缴费系数:120%
沈某退休后养老待遇测算:
个人养老金=1790元
基础养老金=291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790+2910=4700元。
老杜:退休城市:太原,缴费年限:36年,退休年龄:55周岁,缴费系数:80%
老杜退休后养老待遇测算:
个人养老金=1230元
基础养老金=245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230+2450=368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计算结果显示,沈某与老杜的养老金差距源于缴费年限和缴费档位的差异,这一差距具体体现在数额上,沈某的4700元减去老杜的3680元,等于10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