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每月缴费金额计算方法,由缴费基数及比例计算出来的。
每个月各单位受薪人士的工资里都会付出一笔住房公积金,但是如果你不需要买房、租房、交房贷,那这笔钱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呢。具体每个月是怎么缴费的?其实,住房公积金缴纳基数及比例依据法规和地方经济条件设定,通常为5%至12%,考虑经济水平、社保、税收及职工收入。比例调整反映宏观调整控制,税收法规也影响缴纳决策。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保护完善,公积金缴纳比例将更合理公平。下面随新社通APP小编来了解上海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是怎么计算的?
一、缴存比例
公积金缴纳比例的调整也反映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整控制。在经济繁荣时期,为了控制房价上涨和防范房地产泡沫,有关部门可能会提高公积金缴纳比例。相反,在经济不太好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有关部门可能会降低公积金缴纳比例。
此外,税收法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税法法定,单位和个人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意味着如果单位或个人缴纳的公积金比例超过12%,那么超过部分将需要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并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许多单位和个人会选择将公积金缴纳比例设定在12%以内以享受税收优惠。
总的来说,公积金缴纳比例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决策过程,旨在平衡职工权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保制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期待公积金缴纳比例将更加合理和公平,为更多职工提供更好的住房保护和退休保护。
如果你的月平均工资是10000元,按照12%的比例缴存,你每个月需要缴纳1200元的住房公积金,单位也需要为你缴纳同样金额的住房公积金。
二、缴存基数
公积金的基数通常基于职工的工资基数。工资基数一般是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但也有一些地区会设定上下限。例如,工资低于下限的按照下限计算,高于上限的按照上限计算。
新职工入职基数如何确的?
2024年1月1日以后新参加工作或者新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应当从参加工作或新签订劳动合同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以第二个月的当月工资为缴存基数;2024年1月1日以后新调入的职工,应当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以调入当月工资为缴存基数;上述两种情况缴存基数在本年度内不再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