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保方案的不断调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报销待遇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两者的差异,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下面随新社通小编一起了解详情。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在报销待遇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报销比例、报销范围、起付线、参保年限、缴费标准等方面进行对比:
1、报销比例:
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较高,一般从60%开始报销,单位职工通常从80%开始报销,比例在80%~90%之间。例如,在二级医院门诊就诊,在职职工报销比例可达70%,退休人员可达75%。对于住院费用,三级医院报销比例可达85%,退休人员可达90%。
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一般在60%~70%之间,异地报销可能更低,为30%~40%。不过,随着医保方案的调整,部分地区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有所提高,如广西居民医保住院方案范围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70%左右,在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报销比例可达90%。
2、报销范围:
职工医保:报销范围广泛,可用于挂号、看病就医、药店买药、住院治疗等。
居民医保:报销范围相对较窄,目前主要是住院费用报销,部分地区也开始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例如,贵州省居民医保参保人在参保年度内,门诊就医可以享受普通门诊报销、产检费用报销、“两病”专项保险待遇以及慢特病门诊待遇等。
3、参保年限:
职工医保:有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一般男性需缴满25~30年,女性需缴满20~25年,退休后可享受免缴待遇。
居民医保:没有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但需要每年持续缴费以维持保险效力。
4、缴费标准:
职工医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2%,单位缴纳比例较高,具体根据当地方案而定。缴费金额按个人工资基数确定,按月缴纳。
居民医保:由个人缴费,同时会享受一定的补贴。缴费标准一般按年确定,逐年增长。例如,某地区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可能为每年380元。
5、其他差异:
过渡性养老金:对于某些参保人员,可能还存在过渡性养老金,其计算公式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2%。这部分养老金是为了平滑养老保险制改带来的影响而设立的。
方案调整:建立了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
6、其他差异:
参保年限:职工医保有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一般男性需缴满25年,女性20年(部分地区可能有所不同),退休后可享受免缴待遇。而居民医保则需要每年持续缴费以维持保险效力。
缴费标准:职工医保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2%,公司缴纳7%,按月缴纳,按个人工资基数定缴纳金额。居民医保则一般由个人缴费,同时会享受一定的补贴,缴费标准相对较低,一般一年几百元,且逐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