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社通app获悉,深圳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11010元,去年是10795元,增长了1.99%左右。
深圳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会安排重新核算养老金,并进行差额补发,少数地区可能会延迟到次年才补发到位。
养老金有多少补发呢?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月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养老金计发基数,新旧基数替换,则可以计算出差额。
举个例子,如果您是2024年1月深圳退休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缴费年限为20年,9月重算补发,补发1-9月共8个月差额,具体计算如下:
原基础养老金=10795×(1+0.6)÷2×20×1%=1727.2元
新基础养老金=11010×(1+0.6)÷2×20×1%=1762元
补发差额=(1762-1727.2)=34.8元/月×补发8个月=278.4元
如果您是“退休中人”,有“视同缴费年限”,“过渡养老金”也会一并重算补发,全国通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平均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大约在1.0-1.4之间,各地不同)×1%
其中过渡系数各地不尽相同,深圳过渡系数是1.20%,10年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是0.6,能补发多少?
原过渡性养老金=10795×0.6×10×1.20×1%=777.24元
新过渡性养老金=11010×0.6×10×1.20×1%=792.72元
补发差额=(792.72-777.24)=15.48元/月×补发8个月=123.84元
综上,这个例子基础养老金补发差额278.4元,过渡性养老金补发差额123.84元,一共能补发402.24元。
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个人情况也因人而已,重算补发金额也各人不同,但能确定的是,养老金计发基数肯定上调,调整金额接下来几个月会陆续补发到位!
养老金重算补发和每年养老金调整是一回事吗
养老金调整和养老金重算是养老金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以下是详细比较:
养老金调整和养老金重算补发定义与目的不同
养老金调整
定义:养老金调整是指根据方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物价变动等因素,对已经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整。
目的: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能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提高,保险其基本生活需求。
养老金重算
定义:养老金重算主要是指对已经发放的养老金进行重新计算和调整。这通常发生在养老金计发基数(如社平工资)发生变化时,或者养老金方案进行调整时。
目的:确保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能够准确反映其缴费情况、缴费年限以及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变化,保险其权益。
调整或重算方式
养老金调整
方式:养老金调整的方式包括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等。定额调整是每人每月增加相同的金额;挂钩调整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倾斜调整则是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给予额外照顾。
养老金重算
方式:养老金重算的方式主要是根据新的养老金计算基数或方案进行重新计算。这包括重新核定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部分。
调整时间
养老金调整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上半年进行,并会在一定时间内补发到位。
重算时间:通常发生在每年1月和7月。1月的重算依据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和法规进行;7月的重算则主要针对新增退休人员,其养老金在上一年度可能基于当时的社平工资计算,但需要在其退休时进行重算。
影响范围与效果
养老金调整
影响范围:养老金调整的影响范围广泛,涉及所有已经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
效果:养老金调整的效果通常比较显著,能够直接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养老金重算
影响范围:养老金重算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通常只针对部分退休人员或特定情况进行调整。
效果:养老金重算的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总体上能够纠正养老金计算中的不合理之处,确保退休人员获得应得的待遇。
综上所述,养老金调整和养老金重算在定义与目的、发生时间与条件、调整或重算方式以及影响范围与效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两者共同构成了养老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险退休人员的权益和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木舒克退休金规划
东莞养老金
退休工资计算
朝阳养老金
养老金测算
养老金异地领取
退休工资计算
退休金
养老金补发
退休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