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讲解如何优化缴费方案以提高退休金水平,本文包括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通过优化缴费方案,让你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实现退休财务自由。
无论你是养老金计算的新手还是想要精通此道,本文都能满足你的需求。从入门到精通,只需一篇,让你轻松掌握养老金计算的所有技巧。下面随新社通小编一起了解详情。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
其中,计算公式不相同,我们用在东莞退休网友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东莞2024年的计发基数则为9307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6,该网友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含视同缴费年限9年),退休时账户余额为183052.8元,视同缴费指数为0.6,东莞的过渡性指数为1.20%,我们算算这位网友退休时的养老金情况如何。
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测算显示,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1+0.6)/2*9307*40*1%=2978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183052.8/139(60岁退休计发基数为139)=1316.93元。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指数=0.6*9307*9*1.20%=603.09元。
所以这位东莞退休人员的养老金=2978+1316.93+603.09=4898.02元。
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具体需以个人情况及当地有关部门法规为准。
》想知道自己退休能领多少钱?快来新社通养老金在线计算器一键测算!
退休金和哪些因素有关?
缴费年限:尽量延长缴费年限,即使已经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要求,继续缴费也会增加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积累。
缴费金额:除了缴费年限外,缴费金额也是影响退休金数额的重要因素。缴费金额越高,个人在退休后可以获得的退休金也就越高。这是因为缴费金额直接反映了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越高,退休后的生活需求也就越高,因此需要更高的退休金来保证生活。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个人养老账户里面的钱,是参保人每个月缴纳养老保险时个人缴纳的8%的部分,逐年累计并且有利息,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越高,个人账户余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多。
退休地的社平工资水平: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的计发金额。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平工资高,退休金也相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