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金是我们退休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它的计算公式为:每月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这部分是根据您退休时上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您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来计算的。具体公式为: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这是根据您的实际缴费工资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来计算的,反映了您的缴费水平。
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个人账户储存额:你在工作期间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以及它所产生的利息。
计发月数:这是一个假设值,表示你预计能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比如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而5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这个值会根据相关法规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整。
》点击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快算算你的养老金够不够花!
在假定社会保险平均工资、退休地方及退休年龄三个因素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工龄分别为25年、26年、27年时,养老金能领多少呢?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天津退休、都按90%缴纳,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社保交25年:
基础养老金=242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020元?
每月养老金=2420元+1020元=约3440元。
社保交26年:
基础养老金=252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060元
每月养老金=2520元+1060元=约3580元。
社保交27年:
基础养老金=261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100元
每月养老金=2610元+1100元=约3710元。
工龄的准确计算是确定养老金数额的关键步骤之一,它直接关联到员工的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权益的累积。连续计算法强调的是工龄的连续性,确保了员工在不同单位之间的工作时间得到无缝衔接,避免了因工作变动而导致的工龄中断。这种方法体现了对员工职业忠诚度的认可,确保了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次努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而影响养老金数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提到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地区经济水平、生活成本以及个人账户积累额等因素外,还包括地方调整、通货膨胀率、投资回报率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