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新社通app显示,下面是已经公布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前10省份的具体情况
养老金重算补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身份条件:
需要是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参保人。这是因为只有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的基础养老金是由统筹账户进行发放的,而养老金重算补发的部分是基础养老金的重新计算得出的差额。
2.时间条件:
必须是本年度办理了退休手续的人员。养老金重算补发是针对本年度退休人员进行发放,因为只有本年度的计发基数发生变化,需要对于基础养老金进行重新计算。
需要在本年度计发基数公布之前退休的人员。这是因为本年度计发基数公布之后退休的人员,都是按照新的计发基数进行发放养老金的,所以没有重算补发的必要。
3.状态条件:
退休人员需要处于养老金正常发放状态。这意味着退休人员需要定时开展养老待遇认证,才可以正常享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
4.缴费条件:
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这是为了确保退休人员为个人养老金账户做出了足够的贡献,保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缴费基数要足额。即在工作期间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需要达到一定的金额,这是为了防止有人通过缴费最低的方式来满足其他条件,从而获得不公平的优惠。
5.特定情况:
对于部分事业单位已退休的“中人”,即调整前参加工作、调整后退休的人员,他们也将获得差额补发。
对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职业年金补发,也是提高退休人员待遇的补充养老保险制。
6.过渡性养老金条件(针对特定人群):
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参保,2024年1月1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其过渡性养老金将按照特定公式进行计算,并分三年过渡到全额发放。
以上条件是为了确保养老金重算补发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保证退休人员的权益。请注意,具体条件可能因地区和方案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养老金差额重算开始补发,哪些人能补发?
2025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职工:
这部分职工在退休时,由于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即养老金计发基数)等数据尚未统计完成,因此先按照上一年度的基数计算预发养老金。等到新一年度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再对之前的养老金进行重算,并补发差额部分。
方案调整前已退休但受方案变化影响的人员:
如果对养老金方案进行调整,导致部分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标准发生变化,那么这些人员也可以享受养老金的重算补发。例如,当养老金计发公式或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之前已经按照旧标准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就有资格获得补发。
部分早期退休人员:
在过去的养老金核算中,由于采用的是旧标准,导致部分退休人员到手的养老金少发了。方案调整后,这些早早退休的人员也能按照全新的、更合理的标准补齐以往的差额。
提前退休人员:
对于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提前退休的人员,如果他们的养老金计算受到了提前退休方案的影响,并且在后续方案调整后他们的养老金计算标准有所变化,那么他们也可以享受养老金的重算补发。
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前已退休的人员:
在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之前就已经退休的人员,如果他们的养老金计算受到了基数未公布的影响,那么在基数公布后,他们的养老金也会进行重新计算,并补发差额部分。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