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2025年能领多少钱?具体如何计算的?接下来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假设杭州有个朋友夏某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4462元,缴费比例为20%。
据新社通app养老保险计算器显示,个人缴费部分:4462元(缴费基数)×20%(个人缴费比例)=892.4元。
夏某每月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总额为892.4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计算示例,实际的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所在地区的社保方案、个人的工资水平等。此外,随着时间和方案的变化,缴费比例和基数也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在计算具体的养老保险缴费金额时,应参考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最新方案和法规。
养老金是劳动者在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由相关机构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
小编查阅新社通app显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乘积,而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则是所有缴费月份的缴费指数之和除以累计缴费年限的月数12。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下限为0.6,上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计算中,无论哪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杭州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下面新社通小编整理好带您了解,
下面新社丫丫一起来看下,以杭州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孔某:退休城市:杭州,缴费年限:26年,退休年龄:51周岁,缴费系数:100%
孔某退休金测算:基础养老金=(退休上一年杭州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上一年杭州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1%。每月大约2310元。
个人养老金其计算方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计发月数。每月大约110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2310+1100=3410元。
老冯:退休城市:杭州,缴费年限:27年,退休年龄:51周岁,缴费系数:60%
老冯退休金测算:
基础养老金=(退休上一年杭州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上一年杭州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1%。每月大约1920元。
个人养老金其计算方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计发月数。每月大约68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920+680=260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计算结果显示,孔某与老冯的养老金差距源于缴费年限和缴费档位的差异,这一差距具体体现在数额上,孔某的3410元减去老冯的2600元,等于810元。
【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专属方案,点击下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