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是退休后生活的一大收入来源,但缴费年限和养老金的多少到底有多大关系?据新社通小编了解有关消息,从2030年起,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会逐步从15年增加到20年。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已经缴了15年,再多缴5年,养老金会增加多少?值不值得继续缴?这事跟我们每个人的老年生活息息相关,真得好好算算和规划。
养老金背后蕴含着复杂的计算逻辑与多因素的考量。下面跟着新社通-app小编一起来看看,缴费年限分别为29年、33年、36年时,养老金如何计算呢?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衡阳退休、都按150%缴纳,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社保缴纳29年:
基础养老金=379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260元?
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约6050元。
社保缴纳33年:
基础养老金=431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580元
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约6890元。
社保缴纳36年:
基础养老金=471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810元
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约7520元。
新社君知道,基本养老保险在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这意味着,工龄越长,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就越多,从而为基础养老金的积累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不仅与退休前一年当地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相关,还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紧密相连。工龄的增长直接反映在缴费年限的增加上,进而提升了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