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查阅新社通app显示,养老金计算方法,退休金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缴费年限。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计算得出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因为在退休时无法预计),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 视同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当地的过渡性系数 ?视同缴费指数?:根据退休时的职务级别按当地视同缴费指数表确定。 ?视同缴费年限?:如上文所述。 ?过渡性系数?: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为了保证养老保险体系实施前已经参加工作并有一定缴费年限的老职工的利益。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过渡性养老金。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昌都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下面新社通小编带您了解,养老保险缴费20年与23年,你的养老金竟差这么多!
下面新社APP一起来看下,以昌都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杨某:退休城市:昌都,缴费年限:20年,退休年龄:57周岁,缴费系数:110%
杨某退休测算: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 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2060元
基础养老金= (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 ÷2×缴费年限×1%≈312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2060+3120=5180元。
老郑:退休城市:昌都,缴费年限:23年,退休年龄:57周岁,缴费系数:70%
老郑退休金测算: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 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1490元
基础养老金= (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 ÷2×缴费年限×1%≈286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490+2860=435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经过详细计算,杨某与老郑在养老金方面的差距主要归因于他们不同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档位,这一差距量化后为830元,即,杨某的养老金5180元相较于老郑的养老金4350元多出的部分。
》你的养老金够花吗?点击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领取您的专属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