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构成。
基本退休金则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三个部分共同组成。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为缴费年限乘以1%乘以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个人养老金其计算方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你在工作期间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以及它所产生的利息。
计发月数:这是一个假设值,表示你预计能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比如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而5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这个值会根据我国法规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整。
过渡性养老金(适用于特定人群):具体计算方法因地区而异,需参照当地法规执行。
》点击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快算算你的养老金够不够花!
下面来看看,23年/26年/29年退休金对比
养老金与薪资水平、当地平均工资、养老金账户积累,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都是养老金数额的关键要素。那么,缴费年限分别为23年、26年、29年时,养老金一个月多少钱?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莆田退休、都按120%缴纳,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社保交23年:
基础养老金=201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930元?
每月养老金=2010元+930元=约2940元。
社保交26年:
基础养老金=227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060元
每月养老金=2270元+1060元=约3330元。
社保交29年:
基础养老金=253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180元
每月养老金=2530元+1180元=约3710元。
社保网这篇文章知道,养老金体系由两大支柱构成: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其金额的四大要素分别是: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社保缴费档次、累计缴费年限,以及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
其中,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即个人退休时所在省份的平均薪资,是养老金计算与发放的重要基准。它不仅影响养老金的初始金额,还关联着养老金的增长速度及养老保险的缴费上限。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薪资标准存在差异,因此,养老金的数额也会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