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和养老金有什么不同,有以下几点
概念不同:养老保险是为解决退休人员、丧失劳动力的人员下岗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退休金则是根据退休人员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缴费方式不同:退休金不需要个人缴费,而是由单位或我国承担。养老金则需要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个人部分通常由单位代扣代缴,并分别上交我国和存入个人账户。
办理社保业务:从此以后你可以告别繁琐的排队,直接在网上或手机上解决啦,超方便有木有?
领取方式不同:退休金的领取方式可能包括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取决于单位的要求。养老金的领取则是根据个人的社保缴费记录和计算公式,由社会保险机构统一发放,通常是按月支付。
工龄满足29年、34年和36年,退休金的待遇上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工龄基本上他约等于,我们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指的就是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当然他也并不是完全等于,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因为有一部分工作单位没有严格履行劳动合同法的义务,虽然说自己的员工在本单位工作,但是没有给自己的员工交纳社保,所以工龄和这个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可能并不是一个完全对等的关系。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滁州退休、都按110%缴纳,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工龄29年:基础养老金362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2350元 = 约5970元。
工龄34年:基础养老金424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2760元 = 约7000元。
工龄36年:基础养老金449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2920元 = 约7410元。
确定个人养老金金额的四大关键因素包括:社会平均工资、社保缴费档次、个人的累计缴费年限,以及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
社保缴费档次是养老金数额的又一因素。它通常设定为从60%到300%的多个级别,每个级别都对应着不同的缴费比例和养老金领取标准。缴费档次越高,意味着个人在社保账户中的累积资金越多,退休后所能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也就越丰厚。
个人的累计缴费年限对于养老金的多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个人工作经历的重要指标,更是退休后养老金待遇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缴满15年社保是领取养老金的最低门槛,但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能够享受的养老金数额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