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基本养老金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而对于个人来说,退休生活也需做好长期财富储备,从而在未来能够享有更加殷实的养老保险。那么,有哪些因素是影响养老金多少的原因呢?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而影响养老金的主要因素是:社平工资、缴费档次、缴费年限、计发月数。养老金计算的部分全国是统一的,但是也有地区的因素。
下面一起来分享个例子:笔友康某,社保缴纳16年要退休了,按250%档位缴纳,估算每月领取大约会比5700元多,那么,计算时有哪些不同?
社保按250%档次缴费的康某,那曲城市退休,出生于1970年,工龄16年,女性。岁月流转,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退休年龄。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在线计算器计算所得:
基础退休金=基本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 2 × 缴费年限×1%。每月约为3230元。
个人退休金=个人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积额/计发月数。每月约为2700元。
每月退休金计算公式,人们的养老金肯定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部分参保时间较早、工作时间较长的职工会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待遇。每月约为3230+2700=5930元。数额看似不多,但足以让她的老年生活有保证。
社保需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领养老金?
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根据不同人群和工种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周岁,女性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5周岁,女性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周岁。然而,对于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的职工,退休年龄有所提前。具体为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此外,如果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请注意,退休年龄的具体法规可能会根据方案调整而有所变化,建议您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