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下养老金计算问题~养老金计算公式是什么?接下来随社保网一起了解具体详情吧。
2025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缴费年限。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计算得出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例:50岁195个 月、60岁139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受个人账户储存额所影响,储存额通常包含本金、利息、其它补助等,本金为个人缴费金额;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比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漳州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在社会保险平均工资、退休城市以及退休年龄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工龄分别为24年、26年、28年时,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呢?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都在漳州退休、条件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工龄24年:3520元 + 2710元 = 约6230元。
工龄26年:3810元 + 2930元 = 约6740元。
工龄28年:4100元 + 3160元 = 约7260元。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不同的缴费档次所对应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有所不同,企业职工每月交多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是根据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确定出来的,每个人的社保缴费档次不同,领取的养老金就不同。因为每个人发的工资不同,所以选择的社保缴费档次也就不同,每个月交的社保缴费档次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