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额增加
体现社会公平。每人每月一律增加32元。在全国属于偏低水平。
2、挂钩调整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体现社会社会效率,激励在职人员多缴费、长缴费,促进养老制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1)与缴费年限挂钩增加
每满1年一律增加1.8元。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所谓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但不包括特殊工种的折算工龄。
(2)与养老金水平挂钩增加
与本人调整前的养老金水平挂钩,按比例增加1.15%。和对年1.2%的标准对比,微降了0.05%。,这是唯一一处变化。
3、倾斜调整
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面向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老革命和企退入伍转干等四类特殊人群倾斜,额外增加养老金,体现人文关怀。今年各项倾斜调整标准均和2022年持平,没有变化。
(1)高龄倾斜增加
年满70岁,80岁,每人每月额外分别增加40元、60元。
(2)艰苦边远倾斜增加
每人每月额外增加15元。
(3)老革命倾斜增加
国建前参加革命并享受供给制的,每人每月额外增加30元;
国建前参加革命并享受薪金制的,每人每月额外增加25元;
1953年12月底前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额外增加20元;
符合劳社部发【2002】9号文的原工商业者,每人每月额外增加10元。
(4)向企退入伍转干倾斜
企退入伍转干按上述方法调整后,养老金低于当地市州养老金平均水平的,一律补齐到该水平,但不含财给付的生活困难补助。
退休之后,一般每年都会调整一次养老金,调整方法一般会体现普惠增长、多缴多得、长缴长得、高龄倾斜等塬则。
7月全国各省份将密集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细则,社保网小编将实时关注查询湖北人社厅官网动态,2023年湖北养老金上调方案补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