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计算方法2025: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给“中人”的特别补偿,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那些在新法规实施前参加工作的人员的特别补偿。它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法规。但总的来说,它是为了补偿你以前的工龄而设立的。
柯某,北京人,1970年出生,工龄28年,女性,缴费档次按210%。岁月流转,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退休时光。借助新社通app养老金在线计算器计算所得:
基础退休工资约5150元/月。
个人退休工资约3910元/月。
每月退休金总额=5150+3910=9060元/月。虽然数额不大,但足以让她的退休生活很惬意。
退休金和哪些因素有关?
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是养老金计算中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差异会导致养老金的显著差别。工作地和参保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平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缴费年限:确定养老金数额的关键因素。通常,缴费年限越长,个人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累积贡献就越大,从而退休后能获得的养老金数额也越高。同时,缴费的连续性也很重要,中断缴费可能会影响养老金的计算和发放。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个人养老账户里面的钱,是参保人每个月缴纳养老保险时个人缴纳的8%的部分,逐年累计并且有利息,具体的利率,称之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以2016年-2022年为例,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分别为8.31%、7.12%、8.29%、7.61%、6.04%、6.69%、6.12%,平均利率高达7.17%,比存银行的利息高不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越高,个人账户余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多,领取的待遇自然也就越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