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三种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在岗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额度/发放月数。
3、过渡性养老保险=退休时在岗月平均工资*实施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
退休人员退休金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100实际缴费工资累计额的11%/10年×12月(/代替除号)。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
养老金调整方式是什么?
倾斜调整:特殊群体的额外关爱
倾斜调整主要针对高龄老人(如75岁以上)、偏远地区退休职工等群体。例如部分省份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月额外增加30元,对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给予额外补贴。
亮点:倾斜调整充分体现了对重点群体的特殊关怀,是一项“暖心”法规。
定额调整:采取普惠制,每个人都能固定增加一笔钱,打个比方,直接加60元,不分职业高低、贡献大小,一视同仁,公平且直接,让每位退休人员都能感受到温暖。
挂钩调整:根据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例如,企业退休人员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每满1年增加1.7元;机事单位退休人员则根据职务层级不同进行挂钩调整。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