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
这里的“计发月数”是按照退休时的年龄来定的,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数值。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1.3%。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青岛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哪些关键要素会左右退休金的最终数额呢?
个人的平均缴费基数:个人的平均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在计算个人养老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储存额都会影响最终的养老金金额。
退休地的经济差异会导致养老金计算基数有所不同。像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因其经济发达,养老金基数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更多。相比之下,青岛等城市的养老金基数可能较低。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