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需要缴纳多少年,才能领取养老金?
社保缴费的年限长短,对养老保险的影响那可是首当其冲。
首先,15年可是养老保险缴费的一道“底线”,是法定的最低年限要求。养老保险大家庭里主要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大“成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里面还有些细微差别,职工养老是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便可领取养老金,而居民养老则要求参保人年满60周岁才具备领取资格。
再者,养老保险一直遵循着“多缴多得”这项铁打的原则,缴费水平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将来个人领取的养老金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
下面和社保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缴费年限:尽量延长缴费年限,即使已经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要求,继续缴费也会增加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积累。
社保缴费基数:基数调整也会影响退休金数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资水平的提高,社保缴费基数可能相应上调,从而影响个人和单位的缴费金额以及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退休年龄:一方面增大了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目前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晚退休的话,养老金相对会更高。
退休地所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各地说实话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