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三种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退休那年,当地上一年职工的平均月工资×(1+你的平均缴费指数)÷2×你的缴费年数×1%
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个简单,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你个人账户里的钱÷你要领多少个月的养老金(这个月份数是根据你的退休年龄来定的)
个人养老金:每一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都会形成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的积累也就越丰厚。
个人账户金额是指个人在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积累的资金总额。个人账户金额越多,领取的退休工资就越高。
退休金的多少受哪些具体条件的影响呢?
实际退休年龄:实际退休年龄主要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年龄会影响计发月数的大小,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进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
缴费基数:参保人员的缴费金额与缴费基数有关,比如说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是20%,山东省今年的缴费基数下限是4416元,按照最低基数缴费每月也需要缴纳883.2元。缴费基数越高,缴纳的数额越多,同样养老金越高。
缴费年限:缴费15年还是缴费30年,会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但是缴费满15年只是享受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实缴缴费年限达到或超过20年以上才会有长缴多得的加发金额。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会影响基本养老金的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活成本越高,基本养老金越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生活成本越低,基本养老金越低。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