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由基本养老金组成,包括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本养老金的数额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多个因素来确定的。这意味着,个人在职期间缴纳的社保费用越多,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数额通常也会相应增加。
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当地的过渡性系数
?视同缴费指数?:根据退休时的职务级别按当地视同缴费指数表确定。
?视同缴费年限?:如上文所述。
?过渡性系数?: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为了保证养老保险体系实施前已经参加工作并有一定缴费年限的老职工的利益。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过渡性养老金。
在社会保险平均工资、退休城市以及退休年龄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工龄分别为35年、37年、42年时,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呢?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福建厦门退休、出生年份、退休年龄和缴费系数等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社保交35年:4020元+2140元=约6160元。
社保交37年:4250元+2260元=约6510元。
社保交42年:4820元+2570元=约7390元。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