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
其中,计算公式不相同,我们用在西安退休网友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西安2024年的计发基数则为7727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6,该网友累计缴费年限为2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7年),退休时账户余额为109416元,视同缴费指数为0.6,西安的过渡性指数为1.20%,我们算算这位网友退休时的养老金情况如何。
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测算显示,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1+0.6)/2*7727*25*1%=154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109416/139(60岁退休计发基数为139)=787.17元。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指数=0.6*7727*7*1.20%=389.44元。
所以这位西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1545+787.17+389.44=2721.61元。
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具体需以个人情况及当地有关部门法规为准。
》想体面退休?快来新社通app养老金规划,领取您的专属优化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加薪”!
如何增加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关注个人健康,延长寿命:
养老金是终身制的,只要活着就会源源不断地发放。因此,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延长寿命,也是领取更多养老金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缴纳社保:
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养老金待遇有很大影响。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缴纳社保,会获得更好的养老金待遇。
延长缴费年限:
避免断缴: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之一是累计缴费满15年,因此在15年的基础上尽可能延长缴费时间,避免中途断缴,以增加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影响:缴费年限越长,最终获得的养老金就会越多。
提高缴费基数:
有负担能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较高基数缴费。相同缴费年限下,缴费基数高有利于个人账户的积累,也能够提高平均缴费指数,进而影响养老金的高低。
避免提前退休:
养老金的发放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有关,而计发月数又与退休年龄有关。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短,每月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因此,避免提前退休可以间接提高养老金待遇。
灵活就业社保缴纳不划算?
灵活就业人员买社保在一定程度上是划算的,但这也取决于个人的经济状况、职业规划以及对未来保险的需求。以下是对灵活就业人员买社保划算性的详细介绍:
不划算的方面
经济压力:
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自行承担全部社保费用,这对于一些收入不稳定或较低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可能构成较大的经济压力。
随着全口径社平工资逐年上涨,未来社保费用还可能进一步增加。
社保待遇差异:
与在职职工相比,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待遇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在一些地区,灵活就业人员的医保报销比例、报销范围等可能与职工医保存在差异。
方案了解不足:
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可能对社保方案了解不够,导致在缴纳社保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个人权益的保险。
例如,可能不知道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或者不知道如何办理社保补贴等方案。
划算的方面
其他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也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和保险。
例如,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生育期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报销。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可以减轻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面临大病重病时,医保可以报销大部分医疗费用。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后,可以享受与在职职工相似的医疗保险待遇。
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通过缴纳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可以在达到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为晚年生活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
养老金的领取金额与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有关,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法规优惠:
部分地区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保补贴或优惠法规,如缴费补贴、税收减免等。
这些法规能够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压力,提高参保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人员买社保在一定程度上是划算的,但具体是否划算还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判断。在做出决策时,充分考虑个人经济状况、职业规划以及对未来保险的需求,并充分了解当地社保方案。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