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失业金可以领几个月呢?
失业保险金每次最长可以领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如符合条件可以继续申领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
1.满1年,不满2年的,领取期限为3个月;
2.满2年,不满3年的,领取期限为6个月;
3.满3年,不满4年的,领取期限为9个月;
4.满4年,不满5年的,领取期限为12个月;
5.满5年及以上的,每满1年增加1个月领取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失业金申领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要求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并有求职要求的。
已办理失业登记。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有哪些情形: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简单理解就是并非劳动者主观上主动想要中断工作。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1.劳动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当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与劳动者续签合同,这种情况属于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例如,小李与公司签订的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到期,公司因业务调整不再与小李续签,小李就符合这一情形。
2.单位经营困难裁员或倒闭:若单位因经营不善,出现资金困难不得不进行裁员,或者直接倒闭,致使劳动者失去工作,也在此列。比如,受市场环境影响,某工厂经营困难,不得不裁减部分员工,这些被裁员工便满足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条件。
3.劳动者因违章违纪或不胜任工作被开除:虽然劳动者存在违章违纪行为,或者经考核确实不能胜任工作而被用人单位开除,但这并非劳动者主动离职,仍属于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例如,小王因多次违反公司章程,被公司开除,这种情况小王同样符合条件。
4.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共识,即便看起来像是双方自愿,但从领取失业金角度,也算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比如,公司因业务转型,与部分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这些员工就可认定为此类情况。
5.用人单位欠薪欠保,劳动者主动解除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欠缴社保等违法行为,劳动者因此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同样视作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像小张所在公司长期拖欠工资,小张无奈之下解除劳动合同,就符合这一条件。
领取失业金有哪些步骤:
失业保险金领取途径
失业人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
1.线下申领:失业人员可以携带社保卡、身份证、离职证明等材料,到参保地经办失业保险业务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申领手续。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失业人员即可等待失业保险金的发放。
2.网上申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提供了网上申领失业保险金的服务。失业人员可以通过有关部门网站、手机APP等渠道进行在线申领。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而异,但通常包括登录系统、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相关材料、提交申请等步骤。
3.微信申领:部分地区还提供了通过微信申领失业保险金的服务。失业人员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相关服务,按照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和申领资料,完成在线申领。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