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过一次生育津贴还能再领吗?
生育险的领取次数并非固定,而是取决于个人的生育情况以及是否符合当地法规的领取条件,只要符合条件,每次生育均可领取一次,以下为具体介绍:
生育次数与津贴领取次数的对应关系:
具体如下
领取生育津贴的条件:
参保缴费要求:
连续缴费时长:多数地区要求生育前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满一定期限(如6个月、9个月或1年),部分地区允许补缴后享受待遇。
缴费状态:生育当月及津贴申领期间需保持参保状态,断缴可能影响领取资格。
特殊情形下的津贴领取规则:
流产、引产等:
医疗必要性:因医学原因终止妊娠(如胎儿异常、母体健康风险等),符合条件可领取生育津贴。
时限要求:部分地区对流产、引产的怀孕周数有具体法规(如12周以上),需结合当地方案执行。
特殊家庭情况:
未婚生育:部分地区允许未婚女性领取生育津贴,但需满足参保缴费等条件;部分地区可能要求提供额外证明材料。
代孕、收养:生育津贴仅针对自然生育行为,代孕、收养等情形不符合领取条件。
生育津贴领取次数的基本原则:
地方方案差异:
生育方案:不同地区对多胎生育的方案不同,如部分地区已放开三胎生育限制,但需结合当地具体法规执行。
津贴标准:生育津贴的计算基数(如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发放方式(一次性或按月)等可能因地区而异,需参考当地方案。
参保缴费记录:
连续性:生育前需保持连续缴费,断缴可能影响领取资格或津贴金额。
补缴方案:部分地区允许补缴后享受待遇,但补缴期间可能不计入连续缴费时长。
津贴申领流程的注意事项:
及时了解方案:生育津贴方案可能随地区和时间调整,通过当地社保部门网站、12333热线等渠道获取最新信息。
保留相关材料:妥善保管生育服务证、医疗票据等材料,避免因材料缺失影响津贴申领。
关注发放时限:部分地区法规需在生育后一定期限内(如6个月至1年)提交申请,逾期可能无法补领。
男的生育保险具体是怎么报销的呢?
1、男性生育险报销需满足以下条件:
符合计划生育方案法规:男方应符合的计划生育方案,并且达到法定的生育条件。
连续缴纳生育保险:男方的用人单位需为男方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用,通常要求满10个月或12个月,具体以当地方案为准。
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女方的单位没有为女方缴纳生育保险费,或者女方处于未就业状态。
2、准备报销材料:
男职工前往附近的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开具配偶无固定收入来源证明。
准备好结婚证、本人及配偶的居民身份证、计生部门出具的《生育状况证明》或《第一胎生育证》、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住院费用明细清单、出院记录、原始发票、配偶户籍所在地街道(镇)出具的无工作单位且无固定收入来源证明等材料。
3、提交报销申请:
男职工前往当地社保局服务大厅,找到对应的生育保险报销窗口,向工作人员提交报销申请,填写申请表,提交申请资料。
4、受理与审核:
审核通过后,社保局工作人员会电话告知男职工按照约定时间前往社保局对应窗口领取配偶生育期间相关补贴。
5、报销标准:
流产的200元。
顺产的1200元。
难产或多胞胎生育的2000元。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