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什么是社保卡呢
社保卡是劳动者在劳动领域办事的电子凭证。
持卡人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可以凭卡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可以凭卡到相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可以凭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等。
社保卡卡面和卡内均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卡内标识了持卡人的个人状态(就业、失业、退休、失业等),可以记录持卡人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
此外,社保卡还是握在劳动者手中开启与系统联络之门的钥匙,凭借这把钥匙,持卡人可以上网查询信息,将来还可以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保事务。社保卡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保卡”。
从这一名称的含义上讲,发放的对象是有关部门实施社保的人群;从其内容上讲,可以涉及有关个人社保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社会保险,也包括就业服务,一些地区的地方根据当地的管理需要,还将更多的社会管理事务也放入其中;从其涉及的地域上讲,这是全国范围内可以使用的IC卡,可以适应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和社保系统联网的需要,适应人员流动的需求。
社保里的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2025退休人员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为:上一年退休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因为在退休时无法预计),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各省份都不一样,但有一个总体的公式是:过渡养老金=退休时省/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月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过渡系数取值范围为1%~1.4%,例如北京、天津是1%,上海、广东是1.2%,山东、河北是1.3%,浙江、云南是1.4%。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及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