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计算各类社保费用?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其缴纳金额都适用这个公式:
【每月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社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其中,每种保险的缴费比例根据地区有所不同。
通常: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比例在14-20%之间,职工缴费比例在8%左右;
医疗保险的企业缴费比例在5-10%之间,职工缴费比例在2-5%左右;
失业保险的企业缴费比例在4-1%之间,职工缴费比例不超过5%;
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只由企业缴纳,职工不需要支付费用,生育保险缴纳比例比例在5-1%左右,工伤保险费率按照行业划分有多种缴费费率,普遍在2-1%左右。
社保缴费基数范围怎么确定?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由平均工资,即是地区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确定。
地区社保缴费下限,即是最低基数,为上年度该地区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社保缴费上限,即是最高基数,为上年度该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每年将由省或市统计部门公布。公布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范围调整。
缴费基数是什么?根据刚刚的公式不难理解,社保基数就是我们参与社会保险时用于计算费用的基本数额,通常是职工个人上年度平均月工资。根据各地法规,部分地区会将其他数值作为部分险种的计算基数。还有以下特殊情况:
当职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资高于地市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此时将以该基数上限作为个人的缴费基数;
当职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资低于地市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此时将以该基数下限作为个人的缴费基数。
职工个人上年度平均月工资具体又指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工资不仅指缴纳个税、社保公积金费用前的基本工资,还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提成、分红、各种假期中获得的工资等劳动报酬。因为劳动报酬种类较多且部分有较长时限,月平均工资通常由年度(1月到12月)总工资计算完成后取月平均数。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和内容仅作参考用途,实际情况请以当地相关法规为准。期望这些信息能给您带来帮助,欢迎关注新社通app,挖掘更多社保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