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行缴纳社保和单位交的有什么不一样?
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的区别有哪些?
险种不一样:
灵活就业社保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在职员工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可以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工伤保险。
缴费基数和比例:
灵活就业社保的缴费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微信缴费:关注医保微信公众号,进入“医保服务”后点击“灵活就业缴费”,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微信的城市服务功能,选择“社保”中的“灵活就业医疗保险缴纳”进行缴费。
2、支付宝缴费:打开支付宝的“市民中心”,选择“社保”中的“社保缴费”,然后选择“灵活就业医疗保险”进行缴费。
3、银行缴费:通过农业银行、农信社、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协作银行的手机APP进行缴费。
4、税务部门缴费:缴费人可以前往主管税务部门的办税服务厅或服务大厅的税务征收窗口办理缴费。
职工社保的费用则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且用人单位承担大部分费用,职工只需承担小部分,费用通常由单位代扣代缴,更为便捷。
户籍限制:
灵活就业社保的参保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其他未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从事劳动的劳动者
职工社保: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包含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公积金。
退休年龄:
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大多都是55周岁的,只有少部分地区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在符合当地法规要求条件下,退休年龄才能够提前至50周岁的。
正常退休后的领取年龄:
男职工退休年龄为年满60周岁。
女干部为55周岁,女工人为50岁。达到上述年龄并且在社保局办理了退休登记手续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
生育待遇不同:
一般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通常只缴纳医疗保险费,不缴纳生育保险费。因此,在生孩子后自然也不能享受生育津贴,但可以报销一部分生育医疗费或享受一次性生育医疗补助费。
依据社会保险法法规,用人单位已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以北京市为例,依据北京市相关法规,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
退休后的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计入统筹账户部分为缴费基数的12%;
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主要包括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该养老金根据法规要求计发,并享受正常调整待遇。
基本医疗保险: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法规要求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这包括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工伤保险: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失业补助金,帮助其渡过失业期。
生育保险:为女性职工提供生育期间的医疗和津贴等。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