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简单来说,是个人与单位依法依规加入社会保险,按时完成保险费用缴纳的过程。社会保险是强制一部分群体缴纳社保,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基金,为这些参保人提供各项基本保证,也是一种再分配,目的是保证社保的稳定以及劳动力的再生产。社保的缴费金额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以及所在地的具体法规等。接下来随新社通小编了解一下详情。
马上退休社保不足15年怎么办?马上退休了,社保没交够15年怎么办?
(一)城乡居民社保补缴方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也是15年。如果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但缴费不足15年,部分地区允许一次性补缴差额。不过,自2025年3月1日起,部分地区已调整,要求此类人员需办理延后缴费,至年满65周岁后才能一次性趸缴。
(二)职工社保补缴方式
1.延长缴费:如果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15年,可以选择继续缴费至满15年。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距离15年缴费年限差距较小的人群。
2.一次性补缴:对于2011年7月1日之前参保的人员,如果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但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7月1日之后参保的人员,无法一次性补缴,只能继续按月缴费。
3.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参保人员不想继续缴费,也可以选择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要求相对较低,且在达到60周岁时可领取养老金。
(三)社保不足15年的退休待遇影响
社保缴费不足15年,将直接影响退休金的领取。如果无法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将无法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不过,通过上述补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
按时交社保的好处是什么
作为城镇职工,如果在单位上班,首先要监督用人单位为自己缴纳社保。在选择用人单位时,最好选择缴纳社保的公司作为就业单位;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在经济承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当积极参加城镇职工社保或是城乡居民社保;作为城乡居民,如果没有能力或条件参加城镇职工社保,也可以积极参加城乡居民社保。参加社保有这么几个好处:
一是年老了,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可享有一个基本的养老保证,为社会、家庭和儿女减轻经济负担;
二是生病住院时不怕。生病住院有基本的医疗报销保证,不会因为一人生病全家返贫、致贫,可以享受更高的生活保证;
三是还可享受生育报销、失业救济、工伤报销等方面的保证;
四是做了不后悔的事情。不会因为年轻时不缴纳社保,到中老年想设法补缴而不能补缴等烦恼,也不会出现因为没有缴纳社保而没有退休金、看不起病等事宜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