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压力,灵活就业者能否断交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可以断交。灵活就业人员为自愿参保,未就业期间的养老保险也是自愿缴纳,因此可以中断。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人享受基本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直接相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大,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断交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可能会带来以下影响:
丧失医疗报销资格:
停缴社保不仅意味着养老金账户“停滞”,还会丧失医疗报销资格。生病住院时,全部费用都得自己承担。
影响养老金待遇:
累计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断交养老保险,将影响累计缴费年限,进而影响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大,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灵活就业人员如果断交养老保险,可能导致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未能满足最低缴费年限条件,从而无法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失去社保补贴机会:
有些地区对灵活就业者提供社保补贴,但享受补贴的前提是必须处于正常参保状态。一旦中断缴费,这些补贴机会可能会溜走。
因此,虽然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可以断交,但灵活就业人员尽可能保持连续缴纳,以确保退休后能够享受到更高的养老金待遇和更全面的社保。如果确实无法继续缴纳,也应及时了解相关方案和法规,以便在后续需要时能够顺利恢复缴费并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
个人自行缴纳社保和单位交的有什么不一样?
个人社保和单位社保有什么区别
险种不一样:
灵活就业社保的实施,不仅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社会险,还有助于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城镇化进程。通过缴纳社保,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达到退休年龄时领取养老金,并在生病或受伤时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从而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
社会保险实际上有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种。每一种保险的缴费比例都不一样,2019年底生育保险并入了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与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是合并计算的。
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缴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职工本人缴费,另一部分是企业缴费。
职工本人需要承担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8%,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2%,失业保险0.3%~1%。医疗和养老是全国统一的,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个人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
户籍限制:
灵活就业社保属于职工社保,只有养老和医保两个险种。
职工社保:我们常说的为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五种,保险权益是最为全面的,当我们在单位上班时,单位会给我们缴纳职工社保,前面三种保险的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共同承担,后面两种保险的费用由单位承担。根据社保法规要求,只要员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保。所以职工社保是我国必须执行的。
退休后的待遇:
养老保险待遇:灵活就业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满足法规要求年限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享受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待遇。
医疗保险待遇:在参保期间,灵活就业人员因病住院或进行门诊治疗时,可以享受医疗报销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主要包括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该养老金根据法规要求计发,并享受正常调整待遇。
基本医疗保险: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法规要求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这包括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工伤保险: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失业补助金,帮助其渡过失业期。
生育保险:为女性职工提供生育期间的医疗和津贴等。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